財務管理的四大陷阱,你都知道嗎
小編導讀
盡管現在大多數企業已經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但仍然有人把財務與會計混為一談。今天小編就幫你捋捋財務管理的陷阱,注意繞開哦。
01 陷阱:利益至上主義
從財務管理的教科書上看,這不是一個是否可以選擇其一的問題,而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一些企業管理者為了利潤而趕潮流、追熱點,為追求企業長期利潤最大化而做出錯誤決策,從而忽視了企業的社會利益、員工利益、債權人利益、債務人利益、消費者利益和投資者利益,偏離了企業的總目標要求。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理財活動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企業系統良性循環的前提條件,也是評價企業財務活動是否合理的標準。企業價值最大化必須是我們堅定不移的追求和目標。
02 陷阱:財務與企業戰略脫節
在企業管理中,戰略的選擇和實施是企業根本利益所在,戰略的需要高于一切。企業財務管理必須要根據企業總目標的要求,配合企業戰略的實施,提出切合實際的企業財務戰略目標,使企業財務管理在外部法律環境、經濟環境變化時,不要做出錯誤的財務決策和財務計劃,盡量避免因企業財務戰略目標與企業戰略目標的不統一而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經濟效益下降。
03 陷阱:預算管理職能缺失
從財務預算管理方面看,對涉及企業內外各種經濟現象的財務預算管理方法,在許多企業并沒有得到實際應用。普遍存在著對預算管理不甚了解,或財務預算管理流于形式,或只注重預算本身的計劃、協調和控制的功能,不注重發揮預算管理在其他方面作用的現象,致使不能通過財務預算管理,正確處理與企業戰略管理、企業績效評價、企業資源分配、企業風險控制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關系,把握好財務管理的正確目標和方向。
從企業績效評價方面看,目前仍停留在使用基于利潤的業績評價方法上,評價企業業績仍采用那些不能反映成本或資本費用,不能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的最終盈利或價值的指標。諸如權益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每股收益等,在現有財務評價指標體系中缺少對技術創新能力的評估指標,尤其是業績考核與評價的附加經濟價值,從而制約了企業發展戰略的實施,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04 陷阱:管理工作方式滯后
04 陷阱:管理工作方式滯后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企業財務管理者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要改變財務管理的工作方式,使財務管理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手工模式向市場經濟體制的現代化、信息化模式轉變。企業的財務組織機構也要進行適當的調整,通過修訂各種財務管理制度明確權責關系。改變傳統的財會合一的機構設置,適當加強組織的溝通與協作,搭建起財務、管理信息平臺,并使財務管理能夠主動地支持企業的再生產過程,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為企業正確進行各項決策和防范風險控制創造良好的條件。